X
X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玉屏“大嗓门”儿媳有副细心肠

来源: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走到村里,若是不认识潘书香,不要紧,你只管站在路边听一听,谁的嗓门大,准是她!

图片

潘书香与婆婆善志芳

  说来也巧,天生一副大嗓门的潘书香,却偏偏遇上了眼睛失明、听力差的婆婆。1996年,潘书香从万山区茶店镇,嫁到玉屏侗族自治县亚鱼乡瓮袍村陈忠堰上组,25年来,这位大嗓门的儿媳妇始终如一地贴心照顾婆婆。

  “遇上村寨有人家办酒席,宁可自己先不吃饭,也要把热饭端回家给婆婆吃。”邻居朱秀云说。

  潘书香的婆婆名叫善志芳,今年91岁高龄了。善志芳原是湖北沙市人,战乱年代逃难至万山,嫁给了当地人,丈夫因病去世后,才改嫁给瓮袍村陈忠堰上组的大龄单身汉刘洪秋。40岁时,善志芳生下了儿子刘泽喜,也就是潘书香的丈夫。

  善志芳一年四季都有喝热水的习惯,喜欢饮酒喝茶,特别偏爱糖果等甜食。

  然而,潘书香刚嫁过来时,一家人挤住在破败不堪的老房子里,连院坝都没有,还欠下了5000多元的债。为了早日还清欠债,夫妻俩商量,丈夫刘泽喜外出打工挣钱,潘书香留在家里耕地种田、照顾老小。10多亩的田土,除了每逢春耕秋收的农忙时节刘泽喜回来搭把手,平时的管护都由潘书香操持。

图片

潘书香喂婆婆吃饭

  “在世不进喉,死了见笔头。”婆婆一句挂在嘴边的话,成了潘书香心里的痛点,同时,也成了她奋发图强的动力,再穷再苦也决不能亏欠婆婆太多。婆婆眼睛看不见,照看不了孙子,潘书香就把年幼的儿子背着上山干活。家里虽然没钱,但是田土宽裕,一年能收60多担谷子。农闲时,潘书香就背上一袋米,徒步近2个小时,到集市上去变卖,给婆婆买茶叶、白酒和甜食。

  遇上旱涝欠收的年份,囊中羞涩,潘书香只得去往村里的副食店赊账,“只要婆婆想吃,想尽一切办法,我也要去满足她。”

  一次,在集市上,潘书香想给婆婆买一点甜食,但兜里一分钱也没有,无奈之下,潘书香只好把头发卖了,得到的十几元钱除了给婆婆买甜食,还买了生活日用品。走路回到家,几岁大的儿子迎面扑来,钻进她怀里。想着背篼里的甜食不多,她狠下心来,把儿子支开,“小豆米他们一帮小朋友在院子里,正等着你去一起玩,乖啊,快去吧。”

图片

  如今,潘书香的腰椎间盘突出愈发严重了,常年的积劳成疾,使得她干起活来没有往日那么灵便了。丈夫在镇上做着杀猪的行当,每次给婆婆洗澡,她都是一手托着,另一只手帮着搭把手。洗毕,她就搀扶着婆婆,踩着事先垫在地上的布巾,慢慢挪到床上去。

  “说不累那是假话,但是,每个人都有变老的一天。”潘书香亮着大嗓门说道:“你孝顺父母,全心全意地照顾,不用担心,等你老了的时候,你的子女自然也会孝顺你的。”

  受到潘书香的感染,善志芳每次生病的时候,潘书香的儿子刘杰都会放下手上的工作,买着奶奶喜欢吃的甜食回家看望,帮着潘书香一起照顾善志芳。

图片

为“大嗓门”儿媳潘书香的

善良与孝顺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