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全国先进!玉屏“卖米翁”​凭的是?

来源:玉屏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张顺郁:27年用心生产每一粒米

图片
张顺郁查看稻田水灌溉大小

  15岁辍学赶马车、运输稻谷减轻家庭重担,28岁倾尽所有购买第一台剥谷机创业当老板,55岁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27年,玉屏兴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顺郁用心生产每一粒米。


起点:倾尽所有购买第一台剥谷机 

  张顺郁在家排行老大,下面有4个弟弟妹妹,父母一天忙到晚,勉强只能填饱一家人的肚子,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年仅15岁的张顺郁便辍学赶马车、运输稻谷挣钱养家。
图片
张顺郁查看水稻长势
  踏入社会后,张顺郁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他拼尽全力支持弟弟妹妹上学,让一个普通家庭走出了两名大学生。一路走来,个中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也为他的创业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土地下户后,张顺郁看中稻谷转卖商机,从朱家场购买稻谷,运输到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售卖,虽说辛苦点,但从中赚取的差价倒也可观。
  一次售卖中,商贩们看张顺郁是外地人,以稻谷品相不好为由,挑三拣四、压低价格:卖,每斤稻谷能挣2分钱左右;不卖,托回家要倒贴运费。经过权衡,张顺郁最终无奈选择低价出售。
  回到家后,张顺郁越想越气不过,心想要是自己能有一台剥谷机就好了,能完全展现稻谷品质,当时一名普通工薪阶层年收入才200元左右,一台剥谷机却要8000元,可家里全部积蓄加起来也不够。

  张顺郁和妻子商量,变卖了家里值钱的牛、马车和稻谷,得了4000多元,加上多年赶马车、做生意的积蓄,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些,凑够8000元买下了第一台剥谷机,开启了自己的小作坊。


坚持:从小作坊到成立企业 

  28岁倾尽所有积蓄购买一台剥谷机,在外人眼里张顺郁这个决定太疯狂了,万一赔了可就血本无归。可张顺郁看准其中商机,与妻子齐心协力办好小作坊。
图片
采收的水稻
  没有本钱,就暂借粮站区域,以收取糠或大米的形式为群众剥谷壳,再把糠和大米拿去售卖,一点点积累换来做生意的本钱。
  当时朱家场附近都没有剥谷机,要想吃上白白净净的大米都得到张顺郁的小作坊来。第一年他就挣了近5000元,虽然没有挣回本钱,但这收入抵得上当时普通工作人员奋斗10来年了。很快,他和妻子把向亲戚朋友借的钱全还了。

  5年后,张顺郁成立了大兴米厂。哪个片区稻米品质好、产量高,哪个片区种植面积大,张顺郁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对朱家场及周边地区的情况十分了解。因从不拖欠农户费用,张顺郁得到大家的信任与认可,并与部分农户达成长期收购意向,保障米厂有稳定供货源。
  新采收的稻米需要晾晒几天?在剥壳时如何保障米、壳分离完全?在存时需要预防哪些问题?为了保障大米品质,张顺郁紧盯生产、剥谷、包装等各环节,严格把控大米品质。
图片

  随着米厂规模不断扩大,张顺郁成立了玉屏兴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建了兴顺侗泉香米、侗泉软米等品牌。企业产品不仅走出玉屏、走出贵州,还走上省外千家万户的餐桌,实现了“黔货出山。去年,该公司实现年产值近800万元。


发展:探索新模式保障大米稳定生产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田地无人耕种现象越发严重,张顺郁感到深深的焦虑。2019年,他决定发展订单农业,免费为农户提供稻谷和肥料,鼓励农户种植水稻,并以一定价格回收,让田地不撂荒、农户种地有收入、米厂运营有保障。
图片
张顺郁查看公司项目建设
  2021年,张顺郁持续扩大订单农业种植面积至1100亩,同时流转了近400亩土地种植水稻。采收发现流转田地种植产量和品质明显提高,亩产量比平常增加200斤。
  在实现自身企业发展、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张顺郁还带动朱家场镇及岑巩县水尾镇周边农户提高粮食产量,牢牢守护粮食安全。同年,张顺郁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
图片
  今年,张顺郁在朱家场镇及周边各村流转了1080亩地,建设了7个种植基地发展水稻种植,进一步搞好粮食生产,满足企业生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