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三名”工作室】张志学的“箫笛人生”

来源:玉屏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及县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各类人才的认同感、融入感和归属感,为建设全省良好人才生态先行示范区贡献力量,近期,微玉屏、微组工等平台开设专栏,展现“三名”工作室和县管专家个人风采,努力营造干事创业、奋楫争先的良好氛围,为加快建成“三区一县一中心”人才集聚高地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三名”工作室】张志学的“箫笛人生”


人物名片


  张志学,男,汉族,贵州瓮安人,专业箫笛制作师,玉屏箫笛制作技艺非遗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玉屏箫笛学会副会长,贵州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理事,凤来仪箫笛品牌创始人。专业从事箫笛制作的同时,还致力于箫文化的传承推广,年来在全国各地组织箫笛文化活动多场,发表相关研究文章,代表作品有诗词集《梦忆箫声第几桥:中国历代咏箫诗词集萃》等。荣获“玉屏箫笛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国优秀制箫工匠”“中华洞箫文化传播大使”等称号。玉屏首批名家工作室主持人。

  张志学自幼便接触箫笛,2015年赴北京求学,师从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维良学习箫吹奏技法及理论,并受邀参加玉屏箫笛获巴拿马金奖100周年箫笛文化艺术节上的“国际箫笛文化学术研讨会”。此次活动场面壮观,阵容庞大,几乎全国从事箫笛制作、教学和研究的专家学者都来了。张志学深受震撼,没想到小小一支箫一支笛,居然有如此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因缘际会,从此产生了箫笛制作的念头,以能更全面深入了解和传承箫笛文化,从此开启了箫笛制作的生涯。

  箫虽然历史悠久,但很多人并不了解,甚至连“箫”的名称都说不对,张志学颇为感叹,只要有人愿意了解,他都尽其所知、不厌其烦地给大家介绍。他喜欢古诗词,在阅读古诗词的过程中,不经意发现有大量吟咏箫的诗词,久而久之,便萌发了编撰一本咏箫的古诗词集的念头。从2010年开始,他就着手收集资料,几乎阅览了中国历朝的古诗词,到2015年,书稿基本成型,他便带到北京请张维良教授指导。

  张维良浏览书稿后,非常惊喜,大加赞赏,充分肯定了书的价值,并鼓励张志学一定要争取出版。2016年冬天,经过一年多的修改完善,《梦忆箫声第几桥:中国历代咏箫诗词集萃》正式出版,一经上市就引发关注,被誉为“填补了箫历史文化的空白”。

  多年的洞箫吹奏和制作,让张志学感到箫虽然历史悠久,但普及度却远远不够,很多人根本没有机会了解。于是,他便组织开展箫笛文化体验公益活动,多次到幼儿园、初中、高中、大学、企业团体、社会机构等开展宣传;多次组织“玉屏箫笛文化之旅”活动,召集全国各地箫笛友参加;多次参加北京、上海、苏州、成都、深圳等国际乐器展会,致力于宣传玉屏箫笛的历史文化发展。2019年,张志学还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的学校成立竹笛兴趣班,进行箫笛曲目展演,捐赠50支竹笛。

图片

  为传承传统玉屏箫笛(匀六孔细管)特有技艺,在保持传统玉屏箫特点的前提下,张志学用多种竹材进行尝试制作,成功研制出可用于现代演奏的传统玉屏箫形制,并在全国各地交流展演,获得较高的评价。


相关链接:
【县管专家】文明强:甘洒青春热血 无悔广电人生
【县管专家】蒋毅:传承非遗技艺  奏响箫声笛韵
【县管专家】欧秀灯:做有影响力的基层新媒体
【县管专家】杨秀清:一名基层教研工作者的坚守与担当
【县管专家】潘志:一腔热血育桃李  履职尽责显担当
【“三名”工作室】廖艳芬:永远热爱当下,期待未来
【“三名”工作室】余国华:从医为民守初心  勤恳工作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