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今天,《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关注毕节这位教师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今天(9月11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刊发《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育高质量发展一线故事》,综合报道爱心支教志愿者杨明放弃沿海地区高薪工作,志愿到乌蒙山区支教,一待就是11年,不断把青春镌刻在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征程上。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及教育工作者,勉励全国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近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倾听来自教育高质量发展一线的故事。

一次次向偏远山村“逆行”

  “我马上要从城区学校回村小教书了。”

  新学期开始,当和杨明聊起新的工作计划时,他的回答十分坚定。

  25岁时被一则爱心支教的新闻报道所打动,杨明放弃沿海地区高薪工作,志愿到乌蒙山区支教,在黔西市的偏远山村小学一待就是11年。如今,在位于黔西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配套的锦绣学校任教不到3年,他又即将回到乡村小学。

  2009年,刚踏上贵州的志愿支教路,杨明就选择了黔西市最偏远的金碧镇杨家店村瓦厂小学。

  那天,沿着崎岖的山路,杨明搭乘摩托车来到小学门口。眼前,一栋破旧的教学楼就是学校的全部。学校所在地缺水严重,且交通不便,杨明要自己挑水做饭,外出、家访全靠走路。

  那一年,他重点走访了20多户偏远贫困家庭,有时候因为路程太远不得不寄宿在农户家。

  一年时光转瞬即逝,同批人相继离开,杨明却选择留下来。“看着孩子们在读书中追寻梦想,我坚定要当好一名乡村教师。”杨明说。

  得知更偏远的观音洞镇景山小学缺教师时,杨明果断选择去那里教书。

  这是一所位于半山腰的乡村小学,有100多名学生。杨明不仅要备课、上课、家访,还要安装水管、修补屋顶,维护学校老化设施。

学校留守儿童较多,辍学率也比较高。杨明和孩子们谈心、交朋友。耐心的引导和关心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也更懂得学习。

  从志愿支教到特岗留任,这期间,他有很多机会离开乡村,但却一次次选择留下。

  “其实在哪里工作都很有意义,但对我而言,这里的乡村小学更需要老师。”杨明说。

  采访杨明时,他反复念叨三个字——被需要。

  这些年,杨明始终割舍不下乡村教育和那里的孩子。他说:“我就是想让孩子们相信读书的力量,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

  一个拥有理想信念的教师,才能在孩子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他们遵循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心无旁骛地实现教书育人的理想。

  这份纯粹的信念,支持着千千万万像杨明一样的教师,不断把青春镌刻在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征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