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茅坡村油茶菇基地,远远传来机械轰鸣声,记者看见,基地里,农用机械正配合卡车转载、分运退包出来的菌包。
“原本计划是正月初十左右就要开始退包去年的,由于受疫情的影响,延迟了20多天,现在正组织员工尽快退完。”朱家场镇茅坡村油茶菇基地负责人杨召覃介绍,退的菌包将二次利用,做有机肥的原材料,节约成本。
在油茶菇大棚里,务工村民或有序卸下老菌棒、或将成箱装好的菌棒装车,一辆辆三轮车在大棚与场院之间来回转运。
“我们来了十多个人,一天除去车费这些后可以有100多元。”务工村民黄水平说。
据悉,此次,该基地共退包九个大棚,计划于3月10日左右投放新菌包,新投放的菌包一周左右可实现第一茬采收。
“第一茬菇能够出菇的产量大概每个菌包是二两半左右,总共出菇量大概在15到16万斤,总收益额大概在70万元左右。”杨召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