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粤黔协作 · 莞爱铜行】韩巧军:㵲阳河畔践初心 倾情帮扶为百姓​

作者:来源:众望新闻 作者:何川
编辑:杨可佳
责任编辑:季佩佩
校对:吴兆宁
审核:覃嵩松
来源:玉屏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匆匆吃过午饭,玉屏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手术室的灯再度亮起,韩巧军一边查看患者情况一边进行手术,这是他今天第4台手术,却丝毫不影响手术刀的精准。
  医疗关乎民生冷暖,医疗水平的提升更需要久久为功。自莞铜结对帮扶以来,东莞发动39家医院结对帮扶铜仁34家医院,积极促进两地人才、技术、经验交流,把医疗新技术、新经验留在黔东大地,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好看病、看好病。
  2024年5月,结束了援藏之旅的韩巧军在短暂休息后,又开始新一轮帮扶征程,到玉屏人民医院担任副院长,开展一年的帮扶。
  一路上韩巧军都在思考,如何尽最大努力推动医疗协作帮扶落地见效。
图片
  走进玉屏人民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看到韩巧军正在讲解急救技巧,传授完要领之后,接了一个电话,交代几句让学员自己练习,就前往科室查看患者,楼宇间只见一个风风火火的身影穿梭。
  到玉屏后,韩巧军迅速融入新的环境,扎实开展医疗帮扶工作,不断规范诊疗工作,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赢得患者和同事们的赞誉。
  有交流才有碰撞,有碰撞才有融合。在到达玉屏的时间里,韩巧军用心了解当地医院发展现状,通过带教查房、病例分析和专题讲座等形式,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已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进一步提升玉屏人民医院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临床技能和职业素养。在有限的医疗条件下,把清溪医院的新技术、新项目以及管理理念带到玉屏,让更多的玉屏百姓受益。
  仅一个多月,韩巧军就对医院各科室情况如数家珍。推进临床专科调研工作,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学术交流,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学科建设,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建设县域重症一体化中心……韩巧军开始制定工作计划。
  去年7月,韩巧军看到一则新闻,17岁“国羽小将”突发心脏骤停猝死,在为他惋惜的同时也感受到构建急救圈的重要性,心脏骤停并不意味着死亡,如果能在黄金4分钟内进行正确抢救,至少一半患者有希望救活。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0多万人死于心脏骤停引起的猝死,然而目前国内对于心源性猝死的急救复苏成功率只有1%—2%,心肺复苏术是全球公认的‘第一救命技术’,掌握这项基本技能可以保证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抢救,既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也为确保医疗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韩巧军说。
图片
  为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医务人员临床技能和医疗救治能力,发挥县域医共体“牵头抓总”的作用,由韩巧军领头选派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等多个学科业务技能精、理论水平高、临床经验丰富的骨干,先后前往大龙、田坪、朱家场等6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第一期急诊急救技能培训,为全县各医共体单位300余名医务人员(含村医)开展培训。
  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教学、场景演练等形式,深入浅出地对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处置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教学,让医务人员熟练掌握急症救治方案,充实医疗救治知识,进一步推动全县急救医疗的发展。
  据悉,玉屏医疗系统急诊急救技能提升共分6期,培训时间于2024年12月持续至2025年12月。培训内容涵盖多个关键急救领域,其中包括“急救基本技能”“急性胸痛院前处理”“急性脑卒中识别及院前救治”等。
  “通过培训,提升全县院前急救水平及综合救治能力,推动急救关口前移,打通乡村急救‘最后一公里’,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构筑起坚实的急救防线。”韩巧军告诉记者,将急救知识普及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村干部甚至每一个村民身上,确保村民能够在突发情况时及时应对。
图片
  新店镇一个小男孩吃东西噎住,家长外出务工,家里老人不太懂得急救应对,只是一个劲干着急,好一会才想起给村干部打电话,好在距离很近,村干部火速赶到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救治小孩,当时情况很紧急,再耽搁几分钟,小孩就救不回来了。
  “目前已经申请了18台急救设备,建立专门的办公室,确保每一台救护车都能远程连线医院,共享急救、调度信息和数据,共享病人病情、生命体征、检查结果、位置信息及现场实施救治图像等信息,120急救专家可以远程会诊,指导随车医护人员开展救治,遇到情况危急的病人可以远程指挥作前期的处理,为急危重症患者争取更多抢救时间。”韩巧军说。
  培训开展以后,对“心肺复苏”急救技能操作纳入全院考核,开展培训与考核,不光是医护人员,还定期对全院医师、医技、行政职能科室人员进行培训,要求普及到全院职工。
图片
  “心肺复苏看似简单,但其中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虽然日常的门诊诊疗活动中需要心肺复苏的紧急状况较少,但仍需防患于未然,此次培训再次规范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让我们收获颇多。”医院门诊医生说。
  医院警务室人员说,培训精彩实用,不仅帮助后勤人员了解应急救护的基本知识,还全面提高了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应急能力。
  “后续将持续组织开展急诊急救技能相关培训,扎实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全面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医疗资源共享、医疗层次分明、业务协调规范的县域医疗服务新格局,推动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韩巧军说。
  在忙碌的同时,韩巧军也没有忘记科室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以做好“传、帮、带”为己任,输入新的医疗理念与新技术,手把手指导青年医生,培养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
图片
  “韩医生来到我们医院以后,不管是技术业务还是教学查房,都得到了很大提升,还开展了一些新项目新技术,给我们业务上带来更多帮助,以后希望有更多像韩医生这样的专家来医院帮扶。”同事纷纷表示。
  大医精诚,医者仁心。作为泌尿外科专家,韩巧军把医者大爱送给群众,让山区群众在家门口能享受优质诊疗服务。
  “韩医生,感谢对你我父亲的帮助,今天专程来感谢你!”一天早晨,玉屏市民王女士专程找到韩巧军表示感谢。
  王女士的父亲近70岁,患有结石多年,折磨多年,手术后留下心理创伤,每次小便总觉得有疼痛感,去多家医院检查无果,听到有东莞专家帮扶,就带着父亲来到玉屏人民医院。
微信图片_20250228175457.jpg
  经过了解,韩巧军发现患者身体很健康,只是心理上有问题,经过开导,患者心理症状逐渐减轻。
  随着科室逐渐规范,不少岑巩、石阡周边的患者慕名前来,有一位38岁的岑巩患者肖先生患肾结石,常年在外务工,以为吃药就会好,反反复复被病痛折磨10余年,过春节回乡,听到邻居说玉屏人民医院来了一位帮扶专家,就专程前来就诊。
  了解肖先生的情况后,韩巧军制定了手术方案,在得知肖先生家庭条件不太好后,向医院申请为他减免部分费用。经过手术,肖先生顺利康复出院,而这仅是韩巧军到玉屏后成功救治的几十名病例之一。
图片
  春去秋来,窗外绿萝再发新枝,凌晨的㵲阳河泛起水雾,韩巧军的办公室亮如白昼,这是他在玉屏的第276天,帮扶日志写得满满当当。
  当问及帮扶收获,他展示手机里存着的两条短信,一条是患者康复后手写的感谢信照片,一封是科室发来的喜报,部分同事已能够独立完成手术,
  医疗帮扶之路漫漫,充满了挑战和艰辛,而韩巧军将继续坚守这份情怀。他将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际行动,为玉屏人民医院的发展、为当地群众的健康贡献力量,书写属于自己的医疗帮扶华章。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韩巧军的故事还在继续,还在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