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之际,习近平主席开启今年首次出访:4月14日至18日,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之际,中国一次备受瞩目的周边外交行动。此次重要访问,不仅对推动中国同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以及中国东盟关系整体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将为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贵州在与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家的交流合作中,持续融入自身特色,充分展现出这片多彩土地的独特魅力。
产业互联,文化互通
在经贸合作方面,贵州的特色企业积极“走出去”。贵州轮胎(越南)公司自2019年12月启动以来,已成为越南前江省龙江工业园最大的中国企业,越籍员工占比达95%。
企业不仅带动当地就业超1000人,还推动了越南轮胎产业的智能化升级。
贵州的茅台酒、辣椒酱、刺梨汁等特色产品备受越南市场欢迎,而越南的咖啡、水果等产品也深受贵州消费者喜爱。
在饮食文化上,两地“味”有共鸣:贵州的酸汤鱼与越南酸汤一样以酸味鲜香著称;贵州的烙锅和越南的黄油火锅也都滋味浓郁、令人上头。
贵州与越南青年间的交流同样精彩。一位越南青年在贵州探寻民族舞蹈文化的故事,展现了两地民间情感的双向奔赴,也让贵州的多民族文化在国际青年群体中持续“出圈”。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南部,热带风情浓郁。中马互免签证政策加速了两国人文与旅游往来。
在饮食文化上,贵州与马来西亚有许多天然的相似点。贵州的炖鸡饭追求食材本味,与马来西亚的椰浆饭一样质朴鲜香;两地都善用辣椒和香料,使菜品层次丰富、口感十足。
美食是味蕾的共鸣,也是文化的共鸣。贵州正在用“家乡味”,打开更多中马交流的温情窗口。
教育赋能,共育未来
柬埔寨位于中南半岛南部,与中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是中国的“铁杆朋友”。
在教育领域,贵州充分发挥特色职业教育优势,与柬埔寨共建合作项目。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与柬埔寨马德望理工学院联合举办“中柬亚龙丝路学院”,采用“汉语筑基+技能赋能”双核培养模式,为柬青年搭建跨国就业平台,助力当地工业化发展。
这一合作不仅为柬埔寨输送了紧缺技能人才,也成为中柬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的典范示范。
此外,老挝和柬埔寨驻华大使曾走进遵义师范学院,实地感受贵州多民族文化的魅力和教育实力,进一步加深彼此了解与信任。
亲望亲好,邻望邻好。贵州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民心相通,也让世界看到了贵州在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交往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