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铜仁市2025年促进城镇居民增收十条措施

作者:来源:铜仁市人民政府网
编辑:季佩佩
责任编辑:徐雪
校对:杨可佳
审核:覃嵩松
来源:铜仁市人民政府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为深入实施就业、产业、创业扶持计划,促进我市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增强群众获得感,提出以下措施。

一、加力保障就业创业资金

在用好中央及省2亿元就业补助资金基础上,市级财政再统筹5000万元、每个区县政府统筹200万元,建立共计7000万元的就业创业专项资金,用于奖补促进就业创业的市场主体及个人。

二、盘活闲置资产支持创业

鼓励各地各单位整合易地搬迁安置区、国有企业、街道社区等闲置资产及工业园区闲置厂房,支持建设就业帮扶车间(基地)、强村富民工坊及个体经营户等,打造特色创业街区(社区),为创业者提供良好创业环境。对首次创业且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创业主体,给予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对被评为省、市级创业孵化基地的,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的奖补。

三、加强稳岗扩岗融资帮扶

加大对不裁员少裁员劳动密集型企业等金融支持力度。降低小微企业稳岗扩岗专项贷款申请门槛,支持对象扩大至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等个人,提高授信额度,降低利率水平,贷款利率最高不超过4%、最低可至2.9%。探索建立稳岗扩岗专项贷款与创业担保贷款联动机制,对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借款人,超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上限部分的融资需求,通过“创业担保贷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的组合贷款方式给予支持。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对个人提供最高3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400万元的贴息贷款。对首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给予2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

四、支持吸纳就近就业

对用人单位新招用符合条件人员就业的,及时落实各项就业政策,支持企业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对市内经营的市场主体新吸纳劳动力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按照每吸纳1人最高1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就业帮扶车间(基地)、强村富民工坊吸纳5人以上稳定就业达3个月,按照每吸纳1人500元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补贴,最高不超过5万元。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深入挖掘交通、水利、农业农村、林草生态、灾后重建等领域重点工程项目用工潜力,吸纳更多低收入群众就地就近务工,务工报酬占以工代赈中央资金的30%以上。

五、支持开发就业岗位

更好发挥就业主渠道作用,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开发就业见习岗位吸纳就业,企业每年开发并吸纳10个以上毕业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3个月以上的,给予企业最高5万元的一次性见习开发奖补;对到企业参加见习3个月以上的高校毕业生按每人每月500元、最长12个月给予岗位补助。加大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岗位供给,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适当扩大“三支一扶”计划、“西部计划”招募规模。支持使用工会经费合理配备工会社会工作者。推动高校设立助学助管岗位或就业见习岗位。城镇公益性岗位向吸纳带动就业成效好的社区倾斜,上年度城镇每新增就业100人的,可增配最多10个城镇公益性岗位。

六、大力促进技能增收

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鼓励企业对技能岗位职工开展岗前培训、转岗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等,企业每自主培育1名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兑现技能人才薪酬待遇,按技能等级给予企业最高8000元职业技能证书补贴;给予持证个人每月最高500元的技能提升补贴,个人补贴期限不超过12个月。对不在国家职业目录内的工种,鼓励企业自主开展培训,并视情况给予一次性补贴。

七、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制度,保障低收入劳动者劳动报酬权益。指导企业与职工通过协商稳定就业岗位,规范裁员行为。按规定为小微企业和有雇工个体工商户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符合条件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持续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规范劳务派遣用工。持续深化欠薪治理,常态化开展欠薪排查,实现动态清零。

八、培育网红引流经济

鼓励网红及其团队开展专场“直播助力”销售本地农特产品活动,招募至少1名大学生或高校毕业生参与直播带货,每场次销售额10万元以上,给予直播团队奖补资金1000元,年度最高2万元。生产企业、商超等市场主体与网红及网红团队合作、培育或扩充自有直播团队销售铜仁农特产品,对年度农特产品直播销售额累计达200万以上,并带动至少5人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给予最高3万元一次性奖补。

九、强化住房服务保障

整合青年公寓、人才公寓、保障性用房等房产资源,免费提供给在铜创业就业人员及企业技能人才居住,限期最长36个月。

十、落实65项到户到人补助

切实做好56项惠民惠农“一卡通”补贴及9项“一卡通”外的到户到人资金兑付管理工作,不定期对到户到人财政资金兑付情况进行抽查检查,确保到户到人补贴资金规范、精准、安全、及时兑付到群众手中,切实保障转移性收入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