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光爬上
纳雍县鬃岭镇坪箐村的
山神箐大山时
雾翠茗香茶园迎来第一缕阳光
此时,坪箐村的茶农们已背着竹篓上山
开始了又一天的春茶采摘
海拔2300米的梯土间
6590亩茶树沿着山势蜿蜒成行
茶园与云雾晨光交织
绿色生金的前夕
鬃岭镇曾“一路向黑”
多年前
这里曾是有名的煤矿开采区
生态环境状况堪忧
得益于生态修复工程的持续推进
退耕还林和石漠化治理
让煤灰里的鬃岭褪下了旧面貌
变身为“全国十大最美茶园”之一
带领周边群众
这样的绿色传奇
在黔西北高原处处可见
大方县穿岩社区的石漠化山体上
成片杉树高耸入云
赫章县海雀村的沙土地里
华山松林郁郁葱葱
金沙县的废弃煤矸石山
连片金秋梨园生机勃勃
这些生动的绿色变迁
正是毕节市生态转型的缩影
图片来源:大方融媒
成为生态恢复的典范
罗大富 摄
在毕节这片土地上
关于生态蜕变的经历不止于此
四月将尽
赫章县海雀村林荫成海
每一片树叶都记录着
贵州省首张集体林“碳票”的诞生
三年前
海雀村完成了
首笔碳减排量2620吨的碳票交易
成交价14.41万元
林业“碳票”让村民们见证了
家门口的万亩林海
全市林业产业已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