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洪加祯:在困境中崛起 反哺家乡富乡亲

作者:记者:唐丹妮
编辑:季佩佩
责任编辑:徐雪
校对:杨可佳
审核:覃嵩松
来源:玉屏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玉屏侗族自治县新店镇的群山之间,“一碗水”生态桃园中有这么一个身影,他左眼失明、左臂残疾,从因残而绝望,到身家近千万的创业标杆,带领乡亲编织共同致富梦,他就是——洪加祯,他的人生犹如一部跌宕的逆袭史诗,是坚韧与智慧的赞歌,是时代机遇与个人奋斗的完美交融。
图片




命运多舛,未曾屈服




  近日,记者见到洪加祯时,他正在打药、除草……为桃园进行管护。虽然他现在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但很多事情还是亲力亲为,他说得最多的话是:“吃过苦,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图片
  谈起过往经历,洪加祯感慨万千陷入回忆。1992年,一次意外的金属撞击声,改写了24岁洪加祯的人生轨迹。那年还在外地打工的他,因车间机器故障导致铁屑飞溅,刺穿他的左眼,造成永久失明。然而,还未等伤势痊愈,次年的一场车祸又让他的左手严重受损,鉴定为三级残疾。
  突如其来的连续遭遇,让他一度陷入绝望。面对接踵而至的灾难,洪加祯没有选择沉沦,而是以超乎常人的勇气直面生活的挑战。他坚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
  “那时候,我只要听到别人讲什么赚钱,我就会去试试。”洪加祯回忆道。他凭借着一股“闯劲”,与吃苦耐劳的妻子走南闯北。此后的10年,他带着残躯辗转省内多地,在街头摆地摊卖打火机、收破烂、批发铅笔、开百货店......1996年除夕夜,他与妻子跪坐在出租屋地板上,将成堆的毛票按面值捆扎,万余元的收入让两人相拥而泣。 




艰苦创业,终获成功




  2005年,洪加祯敏锐地捕捉到了挖掘机租赁市场的商机,于是与亲戚合伙购买了挖掘机,开始涉足这一领域。
  创业之初,殊为不易。洪加祯创造属于自己的“绝招”,右臂操纵机械臂精准挖土方,左臂残肢抵住操纵杆稳定机身,他既是老板也是工人。最艰难时,他趴在滚烫的引擎盖上修理故障,烫伤的疤痕至今清晰可见。
  凭借过人的商业头脑和不懈的努力,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他的资产和经验迅速累积,在省内拥有门面、商品房多套,总资产近千万元。
  随着财富的不断积累,洪加祯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仅在玉屏县城购买了房产和店铺,还在周边地区投资了多个项目。
  然而,在事业正值上升期时,他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回到家乡发展水蜜桃种植和林下养鸡。
图片




反哺家乡,带领致富




  2011年,洪加祯带着妻子回到村里,从村民手中租下了120亩土地,发展水蜜桃种植和林下养鸡产业,带动了当地一些农户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
  散养“风雨鸡”、桃胶“酒糟猪”……他的创新发展模式让传统农业焕发出新生。
图片
  2021年,桃园年产水蜜桃30万斤,延伸出的酿酒、养猪、养鸡等产业年收入达22万元,形成“桃—酒—猪—肥”的生态闭环。家乡产业的成功发展,也为周边群众带来了增收渠道,每年提供50余个就业岗位,累计发放务工工资达100余万元。
图片
  2017年以来,洪加祯荣获“最美玉屏人”“劳动模范”“铜仁市劳动模范”“优秀残疾人”“优秀残疾人工作者”“优秀春晖使者”等荣誉称号,这是对他多年来不懈奋斗和无私奉献的最好肯定。面对荣誉和成就,洪加祯谦逊地表示:“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未来我将继续带领乡亲们发展特色产业,让更多人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图片

记者手记

  洪加祯的故事,是乡村振兴中的一抹亮色。他用自己的乐观、勤奋、坚毅的品质面对一切困难,用实际行动谱写出了美丽的人生华章。他的成功,充分证明了在乡村振兴中,个体奋斗与政策支持的完美结合能够创造出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