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正值春耕农忙时节的关键节点,玉屏侗族自治县的农技人员以农事为先,化身宣传员、服务员、指导员,送技术、送指导、送服务。
在彰寨村的水稻集中育秧点,一片繁忙的景象映入眼帘。农技人员们穿梭于育秧大棚之间,仔细查看秧苗的生长情况,耐心地向种植户讲解水稻集中育秧的关键要点。该水稻育秧点育秧面积共16亩,主要品种为泰优808、奥富优287。
据悉,水稻集中育秧是近年来大力推广的先进种植模式,通过集中管理和科学培育,能够有效提高秧苗的质量和成活率,为水稻的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2025年,全县水稻集中育秧达60亩,涉及田坪镇彰寨村、朱家场镇茅坡、水田、长华等村,水稻种植面积达4.4万亩。
“水稻集中育秧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育秧设备和技术,实现精准播种、科学施肥和合理灌溉。相比传统育秧方式,集中育秧不仅节省了劳动力,还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农技人员吴娟一边查看秧苗,一边向种植户介绍。
与此同时,在麻音塘街道九龙村甘薯种植基地,农技人员也在忙碌地指导农户进行甘薯起垄栽培。甘薯起垄栽培是一种新型种植技术,通过起垄种植,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性和排水条件,促进甘薯根系的生长和块根的膨大,从而提高甘薯的产量和品质。
“甘薯起垄栽培的关键在于垄的规格和土壤的处理。”农技人员殷爱国向农户们讲解,“垄高一般要达到30厘米,垄宽50厘米,沟宽25厘米。同时,要确保土壤疏松、肥沃,这样才能为甘薯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他还示范了如何进行标准化起垄,让农户们直观地了解操作要点。
种植户奚庆龙说:“以前种甘薯总是产量不高,品质也不好。今年听了农技人员的讲解,才知道种植技术这么重要,按照他们的指导进行起垄栽培,我相信今年的甘薯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玉屏的农技人员以“假期不停歇、服务零距离”的实干担当,将科技兴农的答卷书写在春潮涌动的田野上。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辛勤付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产业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