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亩产880公斤的玉米你见过吗?玉屏这片田藏着“高产密码”

作者:史浪
编辑:徐雪
责任编辑:季佩佩
校对:吴兆宁
审核:覃嵩松
来源:玉屏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测出来了!亩产880.36公斤!比目标足足多了80公斤!”近日,在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大兴村晟征家庭农场的玉米示范田里,验收组工作人员高声报出测产结果。殷爱国玉米团队的成员们难掩激动,纷纷上前查看记录——他们承担的“揭榜挂帅”净作玉米百亩方高产示范项目不仅圆满完成目标,更超额10%,为玉屏农业丰收再添一份沉甸甸的喜报。

图片

  此次验收工作由玉屏农业农村局粮油团队牵头组织,特邀市粮油团队正高级农艺师谢小燕,以及省旱粮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晓燕、沈建毕现场指导把关。县统计局、县气象局、县发展改革局科技服务中心和朱家场镇农服中心相关人员共同参与。从抽样选点、实收测产到称重去杂、核算数据,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规范、细致严谨,确保最终亩产数据“实打实、零水分”,经得起检验。

图片

  这片备受瞩目的108亩玉米田,从播种之初就融入了系统的“高产密码”。团队精选“真玉8号”玉米品种,该品种抗南方锈病和大小斑病能力突出,尤其适宜玉屏当地气候条件;整地时每亩施入60公斤高氮缓释肥作底肥,确保玉米生长期“营养充足”;种植模式尤为讲究——宽行1米,窄行40厘米,穴距22厘米,亩栽4329株,既保障了通风透光,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此外,在6—8叶期及时实施化控防止倒伏,并分别在大喇叭口期和小喇叭口期精准追肥,全程配套“一增五改”关键技术,各项管理措施科学到位、执行扎实。

  “从清明前后播种,到看着玉米秆一天天高过人头,果穗长得结实饱满,这大半年的辛苦值了!”团队负责人殷爱国蹲在田埂,掰下金黄的玉米棒,满脸喜悦地说道,“特别感谢赵晓燕研究员一次次到田间指导,帮助我们调整密度、优化施肥方案。现在能有这个产量,既是技术到位,也是大家齐心。

  眼下,这片平均亩产达880.36公斤的玉米地,不仅成为玉屏成功实施贵州省农技人员“揭榜挂帅”助农机制的生动典范,也悄然变成吸引周边农户驻足的“田间课堂”。许多路过的村民羡慕地感叹:“这玉米种得真好!明年咱们也按这个方法试试,希望有个好收成!”据悉,该示范田的显著成效,正在有效激发更多农户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积极应用新技术,在自己的土地上种出增收致富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