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屏侗族自治县亚鱼乡郭家湾村,有这样一对幼师“姐妹花”——王瑾和何倩,她们先后扎根郭家湾村幼儿园,用青春与坚守,为村里的留守儿童筑起温暖的成长港湾,托举起孩子们的童年梦想。
秋日清晨的郭家湾村,连片的梯田里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压弯了秸秆,风一吹,层层金浪顺着田埂流淌。每天这个时候,背着小书包的孩子们总会蹦跳着奔向村里的幼儿园,而王瑾和何倩早已提前等候在门口,迎接每一位孩子的到来。
何倩和王瑾正与孩子们一起玩耍
1990年出生的王瑾和1996年出生的何倩,因玉屏山村幼教志愿者招聘,先后于2015年和2019年加入郭家湾村山村幼儿园。王瑾说:“这里的孩子更需要我们,我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们打开一扇学习的大门。”
孩子们在吃营养早餐
郭家湾村山村幼儿园
2014年,铜仁市启动山村幼儿园建设两年行动计划,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均有山村幼儿园,保障乡村幼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学前教育。基于此,郭家湾村将原本撤销的村小学改造成了山村幼儿园,并逐步增加软硬件设施投入。
经过多年持续的软硬件投入,如今的郭家湾村山村幼儿园已焕然一新。园内,崭新的彩色座椅、摆满绘本的图书角、安全实用的滑梯等游乐设施一应俱全,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
郭家湾村山村幼儿园教室
玉屏教育局副局长舒秀刚说:“我县学前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从‘有园上’到‘上好园’的提质升级。自2014年首批山村幼儿园建成以来,目前已实现全县行政村公办园全覆盖。”
王瑾和孩子们一起玩耍
为了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内心,王瑾和何倩不仅认真钻研教材,更精心设计适合山村幼儿的教育方法,让知识在游戏中萌芽,让学习在欢笑中发生。
何倩在给孩子们上课
课堂上,何倩带领孩子们做“手指舞”,小朋友们围坐成圈,跟着老师的动作伸屈手指。发现新来的小朋友跟不上节奏,何倩立刻蹲下身,手把手地耐心指导。
孩子们在玩滑滑梯
孩子们在稻田边奔跑
课后,操场瞬间化作欢乐的海洋。王瑾与何倩笑着融入孩子中间,一场简单的“石头剪刀布”也被玩得热火朝天。清脆的笑声、雀跃的欢呼声,久久回荡在山村幼儿园的上空。
遇上晴朗的日子,课堂便没有围墙,她们会带着孩子们走进金色的梯田,五颜六色的气球在稻浪间随风摇曳。孩子们围坐在王瑾和何倩身旁,在秋风与稻香中,静静聆听那些关于土地和自然的奥秘。
何倩说:“看似是我们教孩子知识和规则,其实我们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简单和真诚。面对调皮的孩子,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后来学会包容和引导,让我也变得更加勇敢。”
王瑾组织开家长会
她们深知,塑造性格与传授知识同样重要。她们用耐心的陪伴代替空洞的说教,以平等的姿态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心里话。家访的路,她们走了无数次,一次次与家长真诚沟通,努力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她们坚信,只有家校紧密携手,才能为孩子们的童年注入最大的温暖与力量。
孩子们在吃营养午餐
孩子们在玩耍
王瑾说:“我觉得这里的孩子很天真活泼,很容易接受我们。感受他们的快乐,也让我更加高兴快乐。”
王瑾和何倩在整理教学资料
舒秀刚说:“随着新一轮学前教育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扩大普惠性资源供给,优化城乡幼儿园布局,大力推动幼小科学衔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保教质量;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待遇保障机制,强化专业培训、安全管理与督导评估,确保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安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