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场天” 是群众集中采购、交流的重要日子,也是政策宣传、服务群众的 “黄金窗口”。九月以来,玉屏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创新载体,以 “赶集聚文明・宣传润民心” 为主题,将系列文明实践活动依次送进朱家场镇、大龙街道、平溪街道,把政策讲解、惠民服务、文艺表演搬进集市,让文明新风随烟火气浸润群众生活,打通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 “最后一公里”。
9月8日,系列活动首站率先走进朱家场镇街上村。依托赶集日人流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工作人员在集市中搭起 “服务台”,通过悬挂宣传横幅、设立专业咨询台、发放资料、面对面讲解等方式,向群众普及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农业技术等知识;义诊团队同步 “摆摊”,为过往群众提供健康咨询与免费体检,让大家在赶集中就能享受到贴心服务。
活动还精心安排了歌舞、口技等文艺汇演,穿插 “有奖竞答” 环节,将文明理念融入互动中,吸引众多群众驻足参与。据统计,首站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2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群众对各项政策的认知度。
朱家场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人员杨向午说:“今天我们依托农村赶集日人流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创新活动形式,将党的政策理论、文明新风、惠民服务等内容送到群众身边,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建设和谐文明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
9月16日,活动走进大龙街道大屯村,多部门与镇级单位联合 “发力”,让集市里的文明实践更具 “实用性”。
现场,工作人员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惠农惠民政策、乡村振兴战略等内容,用 “衣食住行” 的通俗话语开展宣讲;针对移风易俗、防溺水、保护野生动物、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重点工作,通过发放倡议书、案例讲解等形式,引导群众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
健康卫生、农业技术、应急避险等领域的专业人员更是 “坐阵” 咨询台,一对一解答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惑;文艺表演与互动问答环节延续热度,让政策宣传 “活” 起来、文明理念 “传” 开来。
群众张李娜说:“通过此次宣传活动,能够提升我们的文明素养,推动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通过宣传引导来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增强法治意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促进邻里和睦,改善人居环境,让我们精神富有。”
大龙街道大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负责人潘越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打通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9月22日,平溪街道的集市里也迎来了这场 “文明盛宴”。20余家单位(部门)共同参与,拉横幅、摆展板、发宣传单同步开展,文明行为、禁毒知识、“两清两改两治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内容被一一送到群众眼前。除了政策宣讲,义剪、义诊等便民服务让活动更显温情,文艺表演与有奖知识问答则让 “讲文明、树新风” 的理念在欢声笑语中深入人心。不少群众表示,要从自身做起,为文明城市建设出一份力。
市民李女士说:“他们向我们宣传了很多文明知识,不能够随地吐痰、横穿马路、随地丢垃圾,今后我也会遵守,共同携手守护玉屏文明形象。”
平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人员刘睿说:“此次活动锚定‘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目标,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群众日常赶集场景深度融合,打通了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玉屏“赶集聚文明・宣传润民心” 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正按照 “一周一乡镇” 的节奏推进,后续将持续走进辖区各个乡镇(街道),通过将文明宣传、政策解读、惠民服务与 “赶集日” 深度结合,让群众在 “赶场” 中得便利、学知识、树新风,切实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为全县营造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