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玉屏半日寻踪丨跟着西南联大路的印记漫步老城

作者: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编辑:杨可佳
责任编辑:季佩佩
校对:徐雪
审核:覃嵩松
来源:玉屏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片

玉屏半日寻踪

跟着“西南联大路的印记,漫步老城时光

图片

  半日时光匆匆,让西南联大的文脉与玉屏的烟火深深交织——从拱宸门的石碑到书院的书声,从文庙的往事到箫笛的清音,每一步都踩在历史与当下的交点。这场漫游,不只是看风景,更是与一段跨越时空的羁绊温柔相逢。



图片

第一站

图片

拱宸门

“西南联大路”石碑


图片

  抵达老城起点拱宸门,青灰色的城门静静矗立,守护着小城的岁月。城门旁的“西南联大路”石碑尤为醒目,指尖抚过碑面,仿佛能触碰到当年联大师生迁徙途中的坚毅足迹,开篇便为这场半日游铺就历史底色。

图片

  导航定位:玉屏拱宸门(老城入口)

  建议停留:10分钟

  核心看点:抚摸「西南联大路」石碑,拍城门与石碑同框照(适合作为旅途开篇纪念)。

  小贴士:城门清晨人少,光线柔和,拍照更出片。



图片

第二站

图片

文庙

驻地遗址与箫笛清音


图片

  从拱宸门步行片刻即达文庙,朱红大门推开,便闯入一段往事。这里曾是西南联大旅行团的驻地,庭院里的草木或许还记得当年学子们灯下苦读的身影。转身走进园内的箫笛博物馆,看“贵州三宝”之一的玉屏箫笛陈列其间,匠人留下的制作痕迹里,藏着侗乡千年的乐韵传承。

图片
图片

  路线:从拱宸门步行8分钟(约500米)

  建议停留:40分钟

  核心看点:

  1. 文庙内西南联大旅行团驻地遗址,看庭院草木与古建,感受当年学子驻留痕迹;

  2. 箫笛博物馆看展品,聆听解说员讲解。


图片

第三站

图片

印山文化巷

烟火里的老时光


图片

  从文庙出来,拐进印山文化巷,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温润。两侧老民居的木窗半开,偶尔飘出油茶的醇香与侗绣的丝线光泽,脚步放慢些,便能在转角遇见老手艺的惊喜,感受西南联大时期小城的日常烟火。

图片
图片

  建议停留:30分钟(逛+吃)

  必做清单:

  1. 踩青石板路、拍老民居木窗与侗绣小铺,感受老城烟火;

  2. 吃「油茶+米豆腐」(人均10元,咸香油茶配米豆腐,本地特色必尝)。


图片

第四站

图片

印山书院

文脉深处的回响



图片

  沿文化巷步行不远,就到了印山书院。清道光年间的四合院藏在古木间,青瓦黛墙间满是“敬德修业”的风雅。坐在庭院的石凳上,仿佛能听见昔日学子的朗朗书声与联大文脉在此交织,延续着老城的文化脉络。

图片
图片

  建议停留:25分钟

  核心看点:庭院石凳坐一坐,感受书院静谧氛围。

  小贴士:书院内古木多,夏季阴凉,适合歇脚避暑。


图片

第五站

图片

火车书屋

时光里的阅读角落


图片

  从印山书院漫步而至,火车书屋藏着别样的静谧。复古的车厢造型呼应着当年联大师生辗转迁徙的旅途,书架上的书籍既有文史经典,也藏着本地故事。选一本坐下,让文字与窗外的老城风景相融,为这场半日的文化漫游,画上温暖又治愈的句号。

图片

  建议停留:20分钟

  必做清单:

  1. 拍复古绿皮车厢外观(呼应联大迁徙主题);

  2. 选一本本地故事书,临窗坐5分钟,为旅途收尾。


  按这条路线走,既能精准踩点西南联大相关遗迹,又能吃透玉屏的非遗与小吃,高效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