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玉屏23.45万亩油茶迎丰收

作者:张金芳、殷瑜禧、吴兆宁
编辑:蒋园园
责任编辑:季佩佩
校对:徐雪
审核:覃嵩松
来源:玉屏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深秋时节,“中国油茶之乡”玉屏侗族自治县的23.45万亩油茶林迎来了丰收季。漫山遍野的油茶树果实累累,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采收油茶果,一幅生动的丰收画卷正在黔东大地徐徐展开。

图片

  走进玉屏甘龙油茶种植基地,空气中弥漫着油茶果特有的清香,放眼望去,整个油茶林挂满了饱满圆润的油茶果。工人们有序地忙碌着,只见他们有的背着背篓采摘果实,有的将果实装在编织袋里面,有的运输着果实准备称重装车。彼时,村民的欢声笑语与树叶晃动声交织在一起,谱成一首“丰收进行曲”,在基地上空久久不散。

      今年64岁的甘龙村村民王金发,与油茶打交道10余年了,每一年油茶采收都能看见他的身影,谈及今年的收成,他说:“今年的油茶比往年都好,又是一个丰收年。”

图片

  近年来,玉屏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油茶种植,通过土地入股、流转及务工就业等模式,让群众在产业链各环节共享发展红利。

  据悉,贵州黔玉油茶开发有限公司在甘龙村流转了400亩土地,种植了长林4号、40号、53号等油茶品种。此外,该公司还在朱家场镇的7个村都种植了油茶,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还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增收。

  该公司生产部苗木种植技术人员钱方达说:“我们现在采收甘龙片区,我公司共有7个片区,预计全面采收结束时间在11月中旬。同时我公司会按照市场价收购县内油茶种植户的油茶鲜果,为群众解决销售难题。”

图片

  为了保证山茶油的醇厚口感,玉屏油茶坚持采用人工采摘方式,避免机械采摘对油茶树的损伤,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村民采摘的油茶鲜果将运输至贵州黔玉油茶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后续加工处理。

  该公司已拥有油茶种植及茶油加工发明专利4项,实现了剥壳、烘干、榨油等环节机械化生产,出油率从24%提升至28%以上,还开发出茶油及延伸产品7款,经济效益显著提升。钱方达介绍:“今年销售额预计可达5000万元以上,产品不仅畅销长三角、珠三角,更远销法国等海外市场。”

图片

  这份丰收的背后,是玉屏二十年如一日的产业坚守。曾经,因树龄老化、品种退化,玉屏油茶产业一度陷入低谷,高级工程师刘四黑带领团队采取引进与选育相结合,筛选出适合本地大面积种植的油茶品种18个,并与贵州省林科院、大连民族大学合作从248个品种中选育出“黔玉1号”等一批优良品种,让油茶产量大幅上涨。 

      如今,玉屏已建成西南片区最大的现代化油茶苗木培育基地,年产苗木可达1000万株,形成集良种选育、苗木培育、种植、精深加工、产品开发、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成为玉屏乡村振兴的核心支柱产业。

  从山间野果到“致富金果”,从单一加工到全链发展,玉屏油茶正以绿色发展为笔,书写着产业振兴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