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再起,米香萦绕。尚元梅带着磨砺半生的米粉手艺回到自己的家乡——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詹家坳村,她带回来的不仅是沉淀多年的技艺,更是一个与故土未来紧密相连的梦想。近年来,电商的触角如藤蔓般延伸至乡村各个角落,也点燃了她心中的希望——要让地道的老手艺在这片养育她的土地上重焕新生。

这缕炊烟很快引起了村干部詹军的注意。他敏锐地察觉到,这间小作坊里蒸腾的不仅是米香,更是可落地的产业机遇。他主动担当起“联络员”的角色,精准对接了甘龙村的“网红支书”姚敦云。一场围绕米粉的故事,就此拉开序幕。

姚敦云带来了流量时代的市场逻辑与成熟的电商运营经验。他与詹军共同为尚元梅的米粉量身打造触网计划,推出“鄉遇甄选”品牌,让传统手艺与现代市场接轨。从拍摄制作过程、讲述品牌故事,到设计包装、打通物流,每一步都浸润着务实与创新的合力。三位主角,一位代表传统技艺,一位代表基层组织服务,一位代表新农人智慧,拧成一股绳,编织出一幅“党建引领、电商赋能、产业振兴”的生动图景。

数据为这份改变写下扎实注脚,生产活力被充分激活,从家庭式起步,日产量已稳步攀升至500余斤。线下覆盖玉屏、岑巩、天星等地门店,线上渠道在3个月内实现月销售额突破2万元,产品触达全国半数省份。姚敦云的推广视频单条播放量突破10万,直接带动超100笔订单转化。更可贵的是产生的“雁归效应”——项目已吸引6名青年返乡就业,间接带动超10人参与产业链,以本地优质大米为根基,每月向附近农户采购3.5吨大米,既保障了原料品质,又为农户开辟了稳定的增收渠道,形成了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这是数字时代背景下,乡村资源与现代化市场的精彩碰撞。当质朴的农特产品遇上高效的电商渠道,当个体的创业奋斗遇上基层组织的精准服务与新农人的引领带动,便能迸发出巨大能量。
从生产到销售,一碗米粉串起了完整的产业链,让人才回流、让农户增收、让乡味远扬,让在外的游子尝到了家乡味道,让在家的群众看见了未来希望,也让更多像尚元梅一样的梦想,在家乡的土壤中生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