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玉屏侗族自治县始终坚持把巩固提升工作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理念,以“三个聚焦”持续发力,推动文明城市从“集中整治”向“常态长效”深化,让“箫笛名都·侗听玉屏”的城市名片更加闪亮。

聚焦常态长效,筑牢文明根基
玉屏侗族自治县着力推动文明创建从“一时建”向“长久管”转变,构建起一套常态化工作机制。通过优化“党政统揽、专班推进、部门联动、属地负责”的责任体系,建立季度调度、月度研判、每周跟进的闭环管理流程,今年以来已动态解决各类城市管理问题4000余个。 针对不文明养宠、背街小巷治理等易反弹问题,该县整合多部门执法力量,推行联合执法模式,开展专项整治千余次。同时,“路面、墙面、街面”三面净化行动纳入日常管理,定期开展深度清洁,城市颜值得到有效维护。

聚焦民生福祉,提升幸福成色
在巩固提升过程中,玉屏侗族自治县始终坚持民生导向,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创新实施“民生三微”项目,通过微创意、微改造、微配套,完成公厕改造10座,修补路面1100余平方米,修复人行道1200余平方米,新增修复休闲座椅50余张,修复背街小巷路灯300余盏,让文明成果可观可感。还将文明创建融入城市更新,扎实推进3个老旧小区改造和2个污水管网改造项目(8个标段),同步实施防洪排涝工程,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在文化赋能方面,深挖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打造“侗乡记忆”“文明长廊”“网红街区”等景观,建成箫笛文化专题博物馆、历史文化街区印山巷等让城市文明更有底蕴。



聚焦全民参与,凝聚共建合力
玉屏侗族自治县创新工作方法,搭建多元参与平台,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主力军”。通过县直部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对点”结对共建,打造“㵲阳河畔·志愿伴读”等特色品牌,今年已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500余场次。“走进群众家里、走进群众心里”的“双走进”活动深入开展,6000余人次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收集办理群众诉求,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800余个。同时,该县聚焦“五大关键群体”开展文明培育,覆盖5万余人次,推动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玉屏侗族自治县将继续严格对标全国文明城市最新测评体系,以“归零”心态再出发,在常态长效上再深化,在民生短板上再攻坚,在全民参与上再发力,坚决守住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为文明创建事业贡献玉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