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查食堂、课堂教数学、午后研教学、傍晚解疑惑……在玉屏民族中学,校长杨锐忠的身影穿梭在校园各个角落。2011年,自贵州师范大学毕业后,14年间他从数学教师成长为学校“领航人”,点亮莘莘学子的求学路。

早上八点,在玉屏民族中学第二食堂内,杨锐忠佩戴好口罩并仔细翻阅食材采购记录,一一核对食材来源与保质期,倾心守护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处理完后勤事务,他又匆匆赶往教室,准时为高三学生上课。课堂上,杨锐忠善用生活实例拆解复杂公式,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这种教学方式让他带领学生斩获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省级三等奖、市级学生学习体验评选一等奖等奖项。
学生严纯溢说:“杨校长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经常在课堂上分享他在生活和工作上的一些趣事,来活跃课堂气氛,还会经常查寝,遇到问题会及时帮我们解决。”
学生吴俊熙说:“高一时,我对数学课不感兴趣,数学成绩不太好,但杨老师能把一个很难的数学题以一种有趣简易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对数学充满了兴趣。”

午后的数学组备课室里,杨锐忠与教师们围坐研讨。作为市级名师、县级专家,他会结合高考命题趋势和学情提建议,分享教学心得,带动数学组形成严谨务实的备课氛围,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教师熊艳说:“杨校长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领导,他经常去办公室了解我们的工作情况,关心每一位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在教学方面,他教学基本功扎实,专业能力很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为学校“领航人”,杨锐忠牵头制定发展规划:推动开设社团活动和实践课程,让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老带新”“青年教师读书班”,提升教师能力素养,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教师发展为支撑、以文化建设为灵魂”的体系。在他和管理、教学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玉屏民族中学的高考成绩逐年攀升,多次获评县级教育教学先进集体。

14年间,杨锐忠的岗位不断“变迁”:从年级部副主任到总务处副主任,再到副校长、校长,即便身居管理岗位,但他始终坚守讲台,“校长更要站稳讲台”是他的信念。
杨锐忠说:“工作中,我平衡教学与管理的办法是‘抓核心、建机制、给空间’,既不脱离教学的本质,又不让管理陷入琐碎。关键在于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通过制度和团队将工作‘分出去、拎起来’。”

2017年,杨锐忠第一次担任班主任,班上有两名男生成绩欠佳,且在职业生涯规划上感到迷茫。他结合两人的特质与发展需求,耐心引导并提出参军入伍的建议,为他们指明了人生方向。
杨锐忠的办公室上,那本鼓鼓囊囊的文件夹是最显眼的存在,里面密密麻麻存放着他的荣誉证书:铜仁市高中数学优质课一等奖、贵州省优质课比赛三等奖、县级“优秀教师”“优秀校长”、铜仁市市级名师、全省招生工作先进个人……每一张证书,都是他14年教育路的印记。
“14年里,我经历了从教师到校长角色的转变,但始终不变的是扎根教育、育人成才的初心,只要我把学生当孩子、把家长当朋友、把老师当家人、把学校当家园,那教育就一定会越来越好。”杨锐忠说。
如今,杨锐忠仍怀揣对教育的热爱,奔波在校园各处,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为学校发展和玉屏教育进步持续贡献力量。